1.竹材:选用保护区范围内2至3年生优质慈竹,去头弃尾,选用竹节长40cm至70cm的中间节。材料颜色、粗细均匀,竹表面平整、光滑,没有发霉、病虫害、花斑现象。
2.篾片:
分类
| 要求
|
平面竹编
| 精编
| 选择表面1~3层
每层厚度小于等于0.3mm
|
立体竹编
| 细编
| 选择表面2~6层
每层厚度小于等于0.8mm
|
精编
| 选择表面1~2层 每层厚度小于等于0.5mm
|
瓷胎竹编
| 精编
| 选择表面1~4层 每层厚度小于等于0.4mm
|
3.瓷胎竹编对瓷胎的要求:应平稳端正、方圆规矩、构造严实;色彩均匀一致,光泽度高;内外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细腻。
(四)关键技术要求。
1.去青、破竹:采后48小时内必须去青、破竹。去青深度不超过0.1mm。
2.晾晒:均匀摆放,避雨,阳光下晾晒至黄。使其含水率与当地空气含水率保持平衡,维持产品原有形状。
3.启篾:将破开后的竹条断面沿竹材的径向剖启。
4.匀丝:将启篾剖制的篾丝均匀地拉过匀刀,使篾丝的宽度和厚度保持均匀一致,并能去掉附在篾丝上的竹纤维丝,保持篾丝的光滑。
5.煮染:篾片放入加有适量黄柏皮的水溶液(1:200)中煮沸2小时,达到脱脂、除糖、防霉、防蛀、防裂的目的。根据色泽需要将染料加入沸水中,篾片染透达到所需色泽为止,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