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秦皇岛北戴河风景名胜区。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迁西-迁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山海关森林公园,北戴河海滨森林公园,遵化清东陵森林公园,翔云岛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沧州南大港湿地,滦河口湿地。
第八章 社会事业发展
适应人口快速迁移集聚的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率先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义务教育。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提高教育公平程度,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就学问题。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益。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到 2015 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4%以上。
职业教育。围绕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曹妃甸职教园区建设,在沧州渤海新区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基地。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支持力度,支持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建设。
高等教育。适应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沿海地区重点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提升现有大学教学科研水平。支持燕山大学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鼓励国内外知名大学与沿海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师培训、科技园区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
第二节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采供血、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高氟症、尘肺病等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控,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卫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大医院,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在城市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在北戴河新区、唐山湾生态城、黄骅新城加强综合性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唐山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实现途径。鼓励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乡差别不大的县(市)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完善鼓励全科医生服务基层的政策。
第三节 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市县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支持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打造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中国评剧艺术节知名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李大钊纪念馆、马本斋纪念馆和纪晓岚故居、曹雪芹故里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教育。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同时,积极发展出版印装发行、现代传媒、文化演艺、动漫游戏、民俗节庆及会展、体育休闲健身等文化产业,建设秦皇岛创意产业孵化平台、唐山南湖文化产业园、沧州特色文化产业园。
第四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增加就业岗位。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大力开发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积极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家庭服务业,充分发挥家庭服务业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创业型城市试点。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探索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衔接办法,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推行异地就医结算。推进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实施工伤康复中心工程,形成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加快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县(市)级以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扩大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