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学时:6学时
(四)核与辐射事故监测与评价。个人剂量监测、食品和饮用水监测与评价、外照射个人剂量测量和估算方法、内照射个人剂量测量和估算方法、剂量估算的计算机系统等。
参考学时:6学时
(五)核和辐射事故现场卫生救援。现场救援概述(基本原则、任务)、待命和现场救援行动、伤员分类、过量照射人员的处置、体表污染人员的处置、伤口污染伤员的处置、内污染人员的处置、生物样品采集、伤员转运、现场救援终止等。
参考学时:6学时
(六)放射损伤的临床救治。过量照射人员的处置、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放射复合伤、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等。
参考学时:6学时
(七)核和辐射事故案例分析。日本福岛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三里岛核事故、巴西事故、国内有关辐射事故等案例。
参考学时:4学时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的
(一)提高卫生应急物资保障意识和观念,科学开展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的准备。
(二)增强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掌握相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重点加强卫生应急处置现场的装备与物资保障能力。
二、培训对象
(一)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和各级卫生应急队伍的管理人员。
(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卫生应急技术保障部门的管理与专业人员。
(三)各级卫生应急队伍技术保障的管理与专业人员。
三、培训方法
(一)培训形式。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短期集中培训形式,也可根据需要采取进修、考察和交流等形式。
(二)教学方法。采取课堂理论授课、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多媒体授课、模拟演练等相结合的方式。
(三)学时安排。每年培训一次,每次30学时。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卫生应急装备与物资保障的相关基础理论、卫生应急装备与物资保障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卫生应急装备与物资保障的现场技能三个部分。重点强调相关理论、方法与技能,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一)卫生应急物资保障概述。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分类。卫生应急物资保障法律环境与相关标准体系。卫生应急物资需求、采购、库存、运输调度决策分析。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信息系统结构、建设关键技术和开发方法。
参考学时:8学时。
(二)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基本内容和方法。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基本概念,国内外的卫生应急储备工作概况和进展,卫生应急储备的核心工作内容和方法。国内外卫生应急装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卫生应急装备选列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我国卫生应急装备的分类。卫生应急装备与物资的管理,包括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卫生应急储备的计划、采购、仓储、调用、轮储、报废和信息资源管理,以及卫生应急装备的计划、采购、使用,保养与维护、报废与更新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参考学时:8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