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国妇联、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

  (二)试点条件: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相对比较集中,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在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方面,初步建立了关护网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四、试点目标任务
  (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的目标任务
  1、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统筹协调,综合施策。
  2、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领导协调机制,做到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有专人负责、有严格的监督考核,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经费。结合地方实际,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状况及需求情况。
  3、充分依托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村推进建立儿童活动场所、托管机构等关爱服务阵地,有专门工作人员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护。建立留守儿童与其他家庭之间的互助机制,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服务网络。
  4、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可持续的关爱服务活动,建立一支由专职工作人员、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关爱服务队伍。
  5、针对困境留守儿童面临的实际困难,开展切实有效的救助帮扶。对有不良行为、辍学闲散在家的留守儿童,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进行教育管护。
  6、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及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采取切实措施,引导、支持外出务工的家长和监护人承担好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提升科学教养的能力和水平。
  (二)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的目标任务
  1、将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努力为流动儿童融入城市、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建立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领导协调机制,做到有目标任务、有专人负责、有监督考核。将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关爱服务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3、围绕户籍制度改革、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重点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入园、托管问题,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4、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初步建立流动儿童动态监测系统。
  5、加强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人文关怀,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建立已婚农民工探亲休假制度,满足农民工在家庭团聚、教养子女方面的需要。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