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地开展文物调查,必须继续坚持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一是地方各级政府要负起领导责任。各省级政府和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文物普查工作的领导,落实质量控制省级责任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作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督促检查工作,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指导和推动本地区实地调查工作按计划进行。二是建立健全普查机构。已经建立普查机构的,要注重提高机构运行效能。尚未建立普查机构的,或者人员尚未到位、机制尚不健全的,要抓紧建立完善。最近,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新增补中央党史研究室为成员单位,各地也要相应做好增补工作。三是实行目标责任制。省、市、县三级要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河南、福建两省签订普查目标责任书的做法很好,应在全国推广。
第三,抓紧进度,保证质量。按照既定部署,要在2009年12月前完成实地调查,并确保所获取的数据真实、完整、科学、规范,关系到此次文物普查的成败。因此,必须既要抓紧进度,又要保证质量,进度服从质量,力求同步推进。一要继续抓好实地调查启动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确保今年第四季度县域实地调查启动率达到80%以上,市、县两级普查机构要据此确定本年度实地调查进度指标。二要做好进度汇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继续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及时综合实地调查进度,及时向全国通报。三要加强质量监督工作。要严格遵循此次文物普查的标准规范开展实地调查,确保所获取的数据真实、完整、科学、规范。四要及时保护新发现文物。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及时认定、公布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并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采取保护措施,谨防发生“前脚发现、后脚破坏”的情况。
第四,关注一线,做好保障。在文物普查中,每一处文物点的数据,都需要普查队员实地调查采集,这是整个文物普查中最普通、最辛苦、最繁重的工作,更是直接关系普查质量的最重要的工作。因此,各地在工作中要心系基层,切实为一线普查队员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干成事。市、县两级政府直接负责普查队(组)的组织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想方设法解决好野外生活补助、人身保险等涉及普查队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尽快完成普查标准规范与应用软件的修订、解释与完善工作,尽可能让普查工作一步到位、少走弯路。要加强卫星遥感、航空摄影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提高普查效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普查队员工作的难度与风险。要加强普查队伍的思想建设、专业素质建设和作风建设,注意听取普查队员的想法和建议,勉励他们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