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G108和G205国道改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路况水平方面:全线路面技术状况(PQI)达到85以上,优良路率达到90%以上,无次差等路。经过改造的路段路面技术状况(PQI)达到90以上。
  3.安全水平方面:公路安全保障设施齐全、完好率达到95%以上,消除现有四、五类桥梁及A类隧道,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4.出行服务方面:增设必要的停车休息区、卫生间,加强养护道班(工区)建设,使之具备应急处置和社会服务功能。对沿线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指路标志体系,重要路段增设可变情报板,及时发布公路出行信息,基本满足公众出行对服务设施和出行信息的需求。
  5.路域环境及绿化方面:可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100%,使公路与周边环境和景观相协调。路域环境达到“八个无”,即:交通标志前后500米无广告,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设施,无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无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
  6.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方面:路面旧料回收率达到95%以上,循环利用率达到50%以上。与2010年相比,实现万元养护工程主要资源消耗节约30%以上。
  四、主要任务与要求
  (一)推进决策科学化。
  1.科学确定升级改造措施。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老路,合理确定技术指标和升级改造措施。对于山区路段,应考虑地形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改造措施,对技术指标达不到技术等级要求的,应通过限速、增加警示标志等方法,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确需进行拓宽改造的,应避免大填大挖。
  2.建立科学养护决策制度。建立包含路况检测与评定、养护标准设定与需求分析、养护方案比选、规划与计划编制4个关键环节的养护决策制度,大力推进预防性养护,初步实现在最佳时间,对最需养护的路段,采取最恰当的养护措施,提高公路养护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养护资金使用效率。
  3.科学组织大中修养护设计。针对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的需求和特点,提出路况详细数据的检测流程、指标、方法和要求,促进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数据采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采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技术,综合考虑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和结构强度等多项指标,设计比选路面大中修养护方案,合理确定路面的结构组合形式,全面提高养护工程质量,实现10年不大修。
  要统筹考虑整条路线的技术标准和规模效益。对于各地市的示范工程设计,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统一组织审查,有条件的省份要统一委托设计。加强与相邻省份沟通,确保技术等级、标准的匹配。
  (二)推进技术进步。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