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方案》的通知

  1、成立全总2007年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孙春兰同志任组长,乔传秀、陈荣书同志任副组长。以研究室为主组成调查办公室,李滨生同志总负责,承担调研涉及的各项工作。
  2、承担调查任务的有关省(区、市)总工会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成立调查领导机构。
  五、调查方法及分工
  本次调查为综合性调查,采取问卷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访谈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资料,通过若干区域性调查把握职工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专题调查提纲、典型单位调查要求与参考提纲、个案访谈调查提纲。本次调查委托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5个省(区、市)进行全国职工问卷抽样调查;开展问卷抽样调查所在的15个省(区、市)总工会分别进行典型调查和个案访谈调查;其余省(区、市)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开展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一)问卷抽样调查。由全总调查办公室(全总研究室)与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选定,在北京、山西、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15个省(区、市)进行总数为42000个样本的全国职工问卷抽样调查,即在以上每个省(区、市)的城市住户中,入户对2000名职工作问卷抽样调查;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10个省(区、市),即北京、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市)抽选一定数量的企业各做1200名农民工的问卷抽样调查。由全总调查办公室设计统一的问卷,提出技术要求,委托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具体组织实施。全总调查办公室负责对问卷抽样调查进行监督,并统计汇总分析,最后向15个省(区、市)总工会提供数据分析结果。
  (二)典型调查。参加调查的15个省(区、市)总工会各对若干个企事业单位进行典型调查,分别形成典型调查报告,并选出其中2-3篇有代表性的典型调查报告报送全总调查办公室。
  (三)个案访谈调查。参加调查的15个省(区、市)总工会各对若干名职工进行个案访谈调查,分别形成个案访谈调查材料,并在其中选出5-6篇有代表性的个案访谈调查材料报送全总调查办公室。
  (四)文献研究。参加调查的各单位应采取研究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现有的文献、数据资料和统计资料深入研究分析,充分利用好已有的研究成果,力争形成科学的调查结论。
  在问卷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访谈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由15个省(区、市)总工会分别形成本省(区、市)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形成若干专题调查报告;全总调查办公室组织力量完成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总报告,并分别形成5个专题调查报告。
  六、进度安排
  1、2007年1月-4月下旬,为调查设计、论证、准备和动员部署阶段。在此期间,准备调查方案、调查问卷等文件,送各全国产业工会、全总机关各部门、有关省(区、市)总工会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讨论修改,报全总书记处审定,并开展试调查。4月下旬,召开调查动员部署会议。
  2、2007年4月下旬-6月底,为调查实施阶段。4月下旬开始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访谈调查。6月底前,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结束问卷抽样调查,将调查问卷全部送交全总调查办公室;15个省(区、市)总工会结束典型调查和个案访谈调查,向全总调查办公室报送典型调查报告和个案访谈调查材料。
  3、2007年7月初-9月底,为调查成果形成阶段。15个省(区、市)总工会起草、论证调查报告,并视需要作补充调查。7月下旬前全总调查办公室向15个省(区、市)总工会反馈问卷抽样调查数据处理结果。8月下旬前15个省(区、市)总工会形成调查报告,并报送全总调查办公室。9月中旬前全总研究室形成5个专题调查报告, 9月底前形成调查总报告及简要报告。
  4、2007年12月底前完成本次调研成果的编辑出版工作。
  七、调查要求
  2007年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要求高,要统一思想,提高对开展这项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严格要求,周密组织、精心策划,统筹安排、抓紧完成。
  要加强对调查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要抽调理论水平较高、调研和文字能力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组成精干的调查队伍,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要给予调查必要的财力、物力保证,对开展调查所需的费用以及设备,应拨出专款,保证调查正常进行。
  要确保调查的质量。要精心设计调查方案,认真组织好调查动员部署会议,做到统筹兼顾、仔细安排,掌握方法、明确步骤;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发扬优良作风,克服各种困难,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素材;在形成调查结论前,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认真论证修改,力求反映的情况客观真实,得出的结论科学准确,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