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炼油、乙烯工业有序健康发展的紧急通知
(发改工业[2005]26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石化工业属于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带动面宽的特点,对地方经济和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由于目前我国乙烯及下游主要衍生产品的自给率还较低,近期炼油产能趋紧,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建设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石化项目,尤其是沿海地区已开始显现争设石化或化工园区、竞相建设炼油、乙烯大石化项目的无序苗头,近期此风有蔓延趋势。
从今后国内需求和地区平衡来看,我国炼油和乙烯工业是需要发展的,关键是要合理布局,保持健康有序发展。而且炼油和乙烯等石化项目,属于资源、能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高污染产业,对环保和安全性要求极高。资源要有稳定保证。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对炼油、乙烯等石化工业发展的正确引导和宏观调控,防止重蹈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一哄而起,造成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的复辙。特别要从近期吉林发生的化工装置爆炸,影响松花江水域和沿岸人民生活及生态平衡的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训,必须强化生态、环保和安全的防范措施和处理事故的应急预案。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对我国炼油、乙烯工业发展的形势保持清醒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化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能分别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求。从世界石化工业发展历程和今后国内市场需求看,我国还需发展炼油和乙烯工业。但是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石化工业存在着资源供应掌控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总体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而且面临国际化进程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对技术和市场控制力增强、技术市场竞争激烈,亚太地区石化工业整体发展迅速、产能供大于求,资源供应趋紧,环境保护日趋严格等严峻形势和挑战。
因此,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的数量上,更要强调把结构调整和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放在首位。只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才能保持石化工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加强企业、产品、技术等结构调整,才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只有不断强化资源掌控能力,才能保障原料供应;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才能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