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CD-10:P22.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生后出现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青紫,并逐渐加重。
  2.患儿多为早产儿,但足月儿尤其是剖宫产儿也可以发病。
  3.胸片显示两肺透亮度降低、充气不良,可见细颗粒网状阴影;如病情加重,两肺透亮度更低,心影和膈缘看不清楚,甚至呈白肺,出现明显的支气管充气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头罩吸氧:患儿出现低氧和呼吸困难,可先头罩吸氧。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如头罩吸氧后仍有低氧和呼吸困难,应改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
  3.机械通气:如CPAP后仍呼吸困难,或PaO2低于正常,或PaCO2高于60mmHg,或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应改为机械通气。
  4.肺表面活性物质:诊断明确者可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也可以预防性使用。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P22.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血气分析、电解质;
  (3)X线胸片;
  (4)心脏超声。
  2.对于较大早产儿或足月儿如需要可吸入一氧化氮,治疗过程中需要查凝血功能。
  (七)呼吸支持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注意事项。
  1.氧疗注意事项。
  (1)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执行。
  (2)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吸入氧浓度,尽可能调低吸入氧浓度。
  (3)使用鼻塞CPAP时,注意压力调节,不宜过高。
  (4)气管插管要熟练,速度快,动作轻巧。
  (5)机械通气参数要尽可能低,根据血气分析调节参数,防止发生气漏或过度通气。
  2.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注意事项。
  (1)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执行。
  (2)掌握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方法,使用后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3.应当注意的早产儿合并症包括:
  动脉导管开放(PDA)、院内感染、低血糖、早产儿脑损伤、视网膜病、脑室内出血。
  (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血气分析:在机械通气期间,每天要复查血气分析,如发生肺部感染,要复查痰培养;
  3.X线胸片:根据病情变化,复查X线胸片。
  (九)出院标准。
  1.RDS病情恢复,自主呼吸平稳,血气分析和胸片正常或好转,不需要呼吸支持,无呼吸暂停。
  2.早产儿体重超过1800-2000克,室温中体温正常,能够经口喂养。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RDS合并症较多,如发生合并症,病情变异很大。
  2.早产儿RDS体重差别很大,不同体重早产儿RDS病情变化差异非常大。
  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CD-10:P22.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日  出院日期:       日 标准住院日:15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病情告知

□ 如患儿病情重,尽快给予呼吸支持,及时通知上级医师

□ 家属谈话,签署用氧和机械通气知情同意书

□ 根据呼吸情况、血气分析、胸片程度,选择呼吸支持方法

 

□ 上级医生查房,明确诊断

□ 根据血气分析、胸片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

□ 注意防治RDS并发症,如病情重,缺氧明显,要考虑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气漏

□ 上级医生查房

□ 早产儿RDS要注意动脉导管开放、脑室内出血等

□ 注意呼吸道感染

 

 

长期医嘱:

□ 新生儿/早产儿护理常规

□ 根据需要选择暖箱或辐射抢救台

□ 根据患儿呼吸情况,选择呼吸支持方法。

□ 心肺监护

□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血气分析

□ 胸片

□ 血清胆红素、肝肾功能、电解质

□ 监测血糖

□ 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长期医嘱:

□ 新生儿/早产儿护理常规

□ 调整呼吸机参数

□ 营养支持

  

临时医嘱:

□ 复查血气分析

□ 复查胸片

□ 监测胆红素

 

长期医嘱:

□ 新生儿/早产儿护理常规

□ 调整呼吸机参数

 

 

 

临时医嘱:

□ 复查血气分析、胸片

□ 痰培养

□ 监测胆红素

□ 头颅和心脏超声

  

主要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

□ 气道护理:注意无菌操作

□ 注意出入量情况

□ 注意血氧饱和度变化

□ 气道护理:气道分泌物

□ 注意黄疸变化情况

□ 注意患儿喂养情况

□ 注意血氧饱和度变化

□ 气道护理:注意气道分泌物,无菌操作

□ 注意患儿喂养情况

□ 注意血氧饱和度变化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14天

住院第15天

(出院日)

□ 明确机械通气指征,检查呼吸情况

□ 完善机械通气相关检查

□ 根据呼吸情况、血气分析、胸片,改变呼吸支持方法

□ 观察早产儿的各种合并症

 

□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 完成出院小结

□ 出院宣教

长期医嘱:

□ 入NICU

□ 心电监护

□ 根据患儿情况适时开奶

□ 根据临床和实验室结果调整抗生素

临时医嘱:

□ 呼吸支持

□ 呼吸监测

□ 禁食后增加补液

□ 置管医嘱

□ 呼吸道管理医嘱

□ 监测胆红素水平

□ 完善感染的相关检查

□ 血气分析、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

□ 肝肾功能

□ 痰培养

 

临时医嘱:

□ 通知出院

□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 注意呼吸变化情况

□ 注意气道分泌物

□ 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 气道护理

 

□ 出院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ICD-10:P24.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患儿多为足月儿,有窒息史,羊水被胎粪污染。
  2.患儿皮肤、指(趾)甲、脐部被胎粪染黄,生后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青紫。
  3.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有斑点状、团块状高密度渗出影,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严重病例伴有气漏。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头罩吸氧:患儿出现低氧和呼吸困难,可先头罩吸氧。
  2.机械通气:如头罩吸氧后仍有低氧和呼吸困难,或PaO2低于正常,或PaCO2高于60mmHg,应改为机械通气。
  3.抗生素: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
  4.合并症治疗:合并严重气漏须胸腔引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应选择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包括机械通气、纠正酸中毒、提高体循环压、吸入一氧化氮及其他扩血管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ICD-10:P24.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血气分析、电解质;
  (3)X线胸片。
  2.如需要吸入一氧化氮,则要查凝血功能。
  (七)呼吸支持的注意事项。
  1.氧疗注意事项。
  (1)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执行。
  (2)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吸入氧浓度,尽可能调低吸入氧浓度。
  (3)气管插管要熟练,速度快,动作轻巧。
  (4)机械通气参数要尽可能低,根据血气分析调节参数,防止发生气漏或过度通气。
  2.合并症注意事项。
  (1)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执行。
  (2)掌握机械通气的使用方法,防止发生气漏。
  (3)注意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血气分析:在机械通气期间,每天要复查血气分析,如发生肺部感染,要复查痰培养;
  3.X线胸片:根据病情变化,复查X线胸片。
  (九)出院标准。
  病情恢复,自主呼吸平稳,血气分析和胸片正常或好转,不需要呼吸支持。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症较多,如发生合并症,病情变异很大。
  2.机械通气易发生肺部感染,病情差异非常大。
  二、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ICD-10:P24.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病情告知

□ 如患儿病情重,尽快给予呼吸支持,及时通知上级医师

□ 家属谈话,签署机械通气知情同意书

□ 根据呼吸情况、血气分析、胸片程度,选择呼吸支持方法

□ 上级医生查房,明确诊断

□ 根据血气分析、胸片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

□ 注意防治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并发症,如病情重,缺氧明显,要考虑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气漏

   

□ 上级医生查房

□ 注意呼吸道感染

□ 注意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并发症

 

 

长期医嘱:

□ 新生儿护理常规

□ 心肺监护

□ 根据患儿呼吸情况,选择呼吸支持方法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血气分析

□ 胸片

□ 血清胆红素、肝肾功能、电解质

□ 监测心超

 

长期医嘱:

□ 新生儿护理常规

□ 调整呼吸机参数

□ 营养支持

 

临时医嘱:

□ 复查血气分析

□ 复查胸片

  

长期医嘱:

□ 新生儿护理常规

□ 调整呼吸机参数

 

 

临时医嘱:

□ 复查血气分析、胸片

□ 痰培养

 

主要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

□ 气道护理:注意无菌操作

□ 注意出入量情况

□ 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 气道护理:气道分泌物,无菌操作

□ 注意黄疸变化情况

□ 注意患儿喂养情况

□ 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 气道护理:注意气道分泌物,无菌操作

□ 注意患儿喂养情况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日期:      日 出院日期:       日 标准住院日:15天



时间

住院第4-14天

住院第15天

(出院日)

□ 明确机械通气指征,检查呼吸情况

□ 完善机械通气相关检查

□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根据呼吸情况、血气分析、 胸片,改变呼吸支持方法

 

□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 完成出院小结

□ 出院宣教

长期医嘱:

□ 入NICU

□ 心电监护

□ 根据患儿情况适时开奶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临时医嘱:

□ 呼吸支持

□ 呼吸监护

□ 禁食后增加补液

□ 置管医嘱

□ 呼吸道管理医嘱

□ 完善感染检查

□ 血气分析、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

□ 肝肾功能

□ 胸片

 

临时医嘱:

□ 通知出院

□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 注意呼吸变化情况

□ 注意气道分泌物

□ 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 气道相关护理

□ 出院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