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开设奥运特许商品经营专柜组织实施“奥运特许商品进乡村”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
为充分利用2008北京奥运会扩大供销合作社的影响,同时把握“奥运经济”带来的巨大商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总社”)经与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奥组委”)及有关奥运商品特许经销商协商,拟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营网络,开展“奥运特许商品进乡村”活动,计划重点选择有条件的大中型商场及连锁企业的超市门店设立奥运特许商品经营专柜。为加快推进工作的开展,现通知如下:
一、组织奥运特许商品进乡村供销合作社具有优势
奥运特许商品经营作为历届奥运会“奥运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巨大能量: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特许商品的销售额为5亿美元;2004年雅典则创纪录地实现了7亿欧元的销售额。根据北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签订的协议,计划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目前,经北京奥组委特别授权的企业生产的奥运特许商品已涵盖工艺品、胸章、贵金属、玩具、文具、箱包、服装、鞋类、体育用品等15大类约7000多个品种。北京奥运特许商品销售从2005年开始启动,经过2至3年的市场培育期,现在已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至2007年上半年,在开设的近2000家奥运特许商品专卖店,已实现销售总额100亿人民币。按照协议北京奥组委于今年初就已提前完成了国际奥委会下达的特许商品销售任务和目标,由此显示了“奥运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据有关专家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商品的销售规模将达到200亿人民币。
全民参与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因此不仅要在奥运举办地点推动和开展不同形式、内容的活动,更要利用更多的渠道传播奥运精神,同时共享奥运成果。奥运特许商品作为奥运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应实现全民共享,但由于多种原因现有的奥运商品特许经销商和设立的专卖店,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非中心城市特别是农村对奥运特许商品有强烈的需求,却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另据有关方面调查,在京购买奥运特许商品的外地游客中,很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农民,由此可见奥运经济的商机在我国巨大的农村市场和收入日益提高的农民群众面前,仍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总社认为如能将供销合作社网络优势与奥运传播有机结合,不仅能为奥运盛会贡献一份力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供销合作社形象,扩大供销合作社企业影响,其得益更是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商业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