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模式(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残联、卫生局);
24、农村精神病防治康复模式(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残联);
25、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模式研究(江苏省金坛市残联);
26、城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模式研究(广东省汕头市残联、汕头大学);
27、中小城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模式研究(河南省濮阳市卫生局、残联);
28、政府在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安徽省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省财政厅等);
29、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保障制度建构(江苏省残联);
30、残疾人素质教育音像制品及其应用(江西省残联、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31、残疾人素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甘肃省残联);
32、残疾人素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河南省三门峡市残联);
33、残疾人素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河南省濮阳市委党校、市残联等);
34、残疾人素质教育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河南省周口市残联、市广播电台);
35、聋人高等教育与就业安置关系的研究(河南省中州大学特教学院、郑州市残联);
36、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湖北省残联、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37、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安徽省残联、省财政厅);
38、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江苏省射阳县残联);
39、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黑龙江省残联、省政府研究室);
40、税费改革后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福建省残联);
41、湖南省志愿者康复助残的运行模式研究(湖南省残联);
42、志愿者助残模式浅探(河南省周口市残联、周口师院等);
43、
残疾人保障法的修改与完善(福建省南平市残联);
44、残疾人法律援助与法律服务问题研究(河南省濮阳市委党校、市残联等)。
各地进一步加强指导,组织有关研究力量,尽快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前两类课题,中国残联将给予适当经费支持,并要求于2005年10月31日前结题。后一类44项课题由各省级残联自行掌握结题时间和支持方式。
附件:
2004-2005年度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申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