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是团组织应对社会变革的必然要求。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共青团必须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自身能力带来的挑战,不断增强适应社会变革的本领,促进事业的持续和长远发展。
要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带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要求共青团提高学习借鉴、抵御侵蚀、开展合作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日益加快,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资本、人才等各种资源在全球的争夺日趋激烈,人员的全球流动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重点指向青少年一代。这就要求共青团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在占领青年思想文化阵地、吸引凝聚青年人才、利用国际资源、帮助青年“走出去”等方面发挥作用。
要充分认识市场化对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带来的影响。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要求共青团组织提高整合资源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化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比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共青团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工作手段,有效提高动员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为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依托。比如,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逐步从全能型政府向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宏观管理的方向发展,更多的社会职能将交给社会组织来承担。在这一进程中,共青团的社会职能将不断加强,将越来越多地承担政府青年事务。这就要求共青团增强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本领。
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对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带来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共青团组织提高掌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IP技术为特征的新一代公共信息网络不断成熟,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络办公等各种数字化、智能化的经济社会活动方式得到推广,信息技术继续深刻改变着人们特别是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组织的运行方式、管理手段和工作模式。青年是现代科技创造的生力军,也是现代科技成果的主要消费者。共青团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手段,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联系、教育和服务青年。
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形态多样化对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带来的影响。随着青年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和职业分布的进一步广泛,以青年为主要工作对象的各种社会组织和以青年为主体力量的新型行业组织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共青团保持和发展自身的独特优势,努力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扩大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更大的作为赢得青年和社会的认可,在青年组织中起到核心作用。
二、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全面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和服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适应青年变化和社会变革,切实增强共青团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努力把共青团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