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坚持服务社区、突出重点的方针,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思路,推动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深化和发展。参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制定全国青年文明社区测评标准,使考核工作量化,并对已评定的“青年文明社区”和“青年文明社区”示范城(区)进行复查。
四、坚持以青年为本,努力做好服务青少年工作
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服务。深入开展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依托城乡青年中心、青少年宫、学校等青少年学习和活动场所,开展青少年百场读书讲座,推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各类优秀图书,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完善雏鹰奖章新体系,推进雏鹰争章活动与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以定章、争章和颁章为基本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雏鹰争章活动,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深化“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把“素质拓展证书”与大学生毕业求职相衔接,把“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纳入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教改规划,进入中学的综合实践课程,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重点推动用工单位做好进城务工青年的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并动员社会培训机构,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实用、优质的培训服务。实施西部乡村流动图书车项目,为西部地区贫困县免费配备流动图书车,为贫困地区青少年读书学习提供实际帮助。
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贯彻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精神,建立健全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体系,帮助20万名青年掌握创业本领,扶持5万名青年创办小企业,开发就业岗位30万个,提供就业服务150万人次,并使服务对象的就业率达到60%以上。举办中国青年创业论坛、青年创业事迹报告团、创业大讲堂等活动,评选表彰第二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开展创业意识和创业入门教育,增强青年创业的自信心。推广国际劳工组织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项目,开展“青年企业家扶持青年小老板”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国青年创业能力大赛,帮助青年提高创业能力。建立中国青年创业基金、青年创业项目库,举办中国青年创业周、青年创业项目发布会,落实税费减免、手续简化等政策。采取配备创业导师、推荐创业项目、提供小额贷款等方式,引导青年到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召开“订单式”就业服务培训交流会,分区域举办“工岗快递”行动协调会,建立青年劳务协作区,推动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继续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利用“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网”开展网络职业测评,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