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点》和《共青团全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05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三)强化信息服务。采取命名、挂牌、表彰的方式,培育一批青年劳务中介机构及青年劳务经纪人,提高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网站的建设,丰富栏目设置,加快信息传递,依托网站发布就业信息、推广科技项目、提供各项服务,把网站建设成为各地团组织和农村青年开展信息交流、供需洽谈的高效平台。

  (四)完善工作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建立“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转移、一体化服务”的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工作机制,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城乡间、地区间的协作,完善对口转移就业的机制。采取成立专业协会、在已转移就业的农村青年中建立团组织等方式,提高农村青年的组织化程度,维护转移就业农村青年的合法权益。

  (五)开展调研督导。广泛开展对基层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各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更加符合农村青年需求的工作措施。对基层的工作经验及时总结、推广,督促各地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村青年就业问题。

  (六)开展主题活动。在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最集中的春秋两季,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国分片区集中策划开展“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月”活动。集中组织一批适合农村青年实际需求的致富项目、就业岗位和务工信息,加快农村青年的转移就业步伐。

  五、团中央学校部

  (一)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搭建服务平台,为大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和信息、中介等服务,并依托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青年就业服务中心、青少年宫等阵地,大力挖掘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的工作岗位。

  (二)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加深对就业制度改革的理解,使高校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引导毕业生充分利用小城镇建设、西部大开发和大中城市社区建设以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到西部、到基层、到城市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三)以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辅导、提高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为着力点,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整合各方面资源,推进见习基地建设。在高职中职学校中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或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他们的就业创业。

  (四)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使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能树立适当而准确的目标,努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载体,统一品牌,形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权威认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五)积极筹办好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构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过程,通过创业计划竞赛帮助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锻炼创业本领,提高创业能力。努力吸纳社会资源,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有效依托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提高大学生创办企业的成功率,通过创业促进就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