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通知[失效]


  门诊医师在接诊中要仔细询问病史,着重询问周边有无类似病例以及接触史、治疗经过;体检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肺部体征。

  (一)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丙类传染病的要求进行报告。

  (二)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变化时随诊。

  (三)3岁以下患儿,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天以内应留观。留观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留观期间出现符合住院病例条件,应立即住院治疗。48小时内病情好转可解除留观。

  (四)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住院治疗

  1.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抽搐。

  2.肢体肌阵挛、无力或瘫痪。

  3.呼吸浅促、困难。

  4.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与发热程度不相称)、末梢循环不良。

  具备上述第3、4条之一者应收入ICU救治。

  八、治疗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3)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20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或地塞米松0.5~1.0mg/(kg·d)。
  (4)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
  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 20~30cmH2O,PEEP 4~8 cmH2O,f 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根据血气、X线胸片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