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技术政策和技术指南的通知

  3.2 新建或水环境敏感地区的排水体制一般宜采用分流制;对于改造难度较大的旧城区原则上维持合流制,有条件的可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降雨量稀少的地区,宜选择合流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采用不完全分流制。
  3.3 对于工业废水为主的小城镇应采用分流制。
  3.4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水环境容量确定。
  3.5 降雨量较小、暴雨强度较低的小城镇,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取值可适当降低。
  3.6 在经济发达的小城镇或受纳水体环境要求较高时,可考虑将初期雨水纳入小城镇污水收集系统。
  3.7 小城镇排水系统应以重力流为主,尽量减少提升。对地形复杂地区的排水管道敷设应采用管桥、隧道、坎式跌水渠及非开挖铺管等多种敷设方式相结合。
  3.8 小城镇排水系统就近选择经济适用的管材,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尽量采用化学建材。
  3.9 在镇区范围内已建的污水明渠近期作加盖改造,远期改为暗管,镇域新建的污水收集系统不得修建明渠。

4. 污水处理

  4.1 工艺选择准则
  4.1.1 应切实合理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和水量,污水厂的进水水质预测应在收集服务范围内主要排污口水质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水排放点实测现状水质,并根据城镇发展和排水系统逐步完善的规划,应对设计进水水质进行分期,兼顾近远期水质变化进行设计。应根据当地用水量资料或实测水量,结合小城镇规划确定污水量;结合排水系统现状和建设规划分析论证污水收集率,最终确定污水处理厂规模。
  4.1.2 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选择针对性强,技术成熟,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管理简单,维护量少,运行费用低的处理工艺。在自然条件和土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净化效果好的自然生物处理法。
  4.1.3 工艺选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资、处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等。
  4.1.4 规模0.10万立方米/日以下时,可采用技术成熟的国产成套设备。
  4.2 处理工艺
  4.2.1 对于日处理能力较小的污水处理设施,应根据后续工艺稳定运行要求确定调节池容积。
  4.2.2 一级处理工艺
  在一级处理工艺单元,宜将格栅、调节池、沉砂池及提升泵房进行一体化设计。规模0.1万立方米/日以下时,一级处理工艺单元可简化为一组,并设超越设施。
  4.2.3 一级强化处理工艺
  一级强化处理,应根据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要求和建设规模,选用物化强化处理工艺、AB法前段工艺、水解酸化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等工艺。
  4.2.4 二级处理工艺
  日处理能力在0.5~1.0万立方米范围内的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宜采用氧化沟、SBR系列工艺、水解酸化-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及接触氧化法等工艺。
  日处理能力在0.3~0.5万立方米范围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一体化氧化沟、SBR系列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及接触氧化法等工艺。
  日处理能力在0.1~0.3万立方米范围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SBR 系列工艺、人工湿地、人工渗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及成套污水处理设备等。
  4.2.5 二级强化处理
  二级强化处理工艺是指除有效去除碳源污染物外,且具备较强的除磷脱氮功能的处理工艺。在对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宜选用氧化沟、SBR系列工艺、A/A/O 工艺、人工湿地、人工渗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等。必要时选用物化方法强化除磷效果。
  4.2.6 对于寒冷地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宜采用生物膜法,并考虑建构筑物保温及管道、闸阀的防冻措施,以保证冬季正常运行。并注意高原高寒地区设计工艺参数的选用。
  4.2.7 对于低浓度小城镇污水处理宜采用生物膜法、人工湿地工艺、人工渗滤床及稳定塘等工艺。
  4.2.8 对于日处理能力在0.3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宜对多个处理单元进行一体化集成;宜采用简易的表曝和水下曝气方式。附属构筑物应集中考虑。
  4.2.9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如周围紧邻农田,设计时应与厂外大环境统筹考虑,合理确定适当的绿化率,降低绿化标准。
  4.3 自然净化处理工艺
  4.3.1 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荒地、闲地等可利用的条件,采用各种类型的土地处理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污水厂规模小于0.3万m3/d,应优先采用人工强化自然处理。采用人工强化自然处理工艺时,应进行预处理。
  4.3.2 小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不能满足水环境要求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湿地系统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进一步处理。
  4.3.3 采用土地处理技术,应严格防止地下水污染。
  4.4 对于工业废水比重较大的小城镇污水,应根据工业废水的特征确定处理工艺。当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污水可生化性差时,应考虑增加厌氧处理改善可生化性,或采用物化法处理。
  4.5 污水厂出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和按环保规定设置在线监测(COD、pH及流量),一座污水厂只能设一个总排放口。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