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麻种培育与留种:
(1)有性繁殖育种:选用原产于大方境内的单个重100g以上、麻形粗短、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斑点、顶芽健全无损伤无畸形的箭麻作种麻。
将种麻种下,待开花后人工授粉,朔果成熟后,及时播种于菌床上。精心管理,于次年栽培前取种,保证麻种生长时间乌天麻不少于16个月,红天麻不少于6个月。
(2)无性繁殖留种:在栽培条件下无性繁殖的第1至3代白麻、米麻,作为麻种。
2. 密环菌、萌发菌准备:按微生物生产常规,进行一至三级菌种培养。第三级菌种直接用于生产。在5月下旬前培养好有性繁殖育种用密环菌床,按100:3的菌材和菌种比例接种;7月中旬至8月底按菌材和菌种比例100:2培养生产栽培用密环菌材、菌枝。
3. 种植:
(1)种植时间:每年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
(2)种植地准备:
红天麻选择郁闭度为50%至75%的山林;在林下每隔1.5m至2.5m挖1个种植穴,挖穴时不得毁坏林木。穴底部平铺一层3㎝至5㎝厚的落叶,或将穴底部土壤挖松;撒上一层细土或细腐殖土。每个穴的面积0.5 ㎡至1㎡,林下种植的总面积不得超过山林面积的8%。
乌天麻选择郁闭度为60%至75%的山林,在林下每隔1.5至2.5m挖1个种植穴,挖穴时不得毁坏林木。穴底部平铺一层5cm至7cm厚的落叶,压实;撒上一层细土或细腐殖土。每个穴的面积0.5 ㎡至1㎡,林下种植的总面积不得超过山林面积的8%。
(3)下种:在种植穴内将新材与蜜环菌材混合摆放,或在新材旁均匀摆放三级菌种,穴的四周留5cm至8cm宽的空隙。麻种摆放时与蜜环菌材或三级菌种接触面尽可能大。摆种后用细土或细腐殖土将穴内空隙填实,上铺一层落叶,再用腐殖土覆盖,最后使用透气覆盖物遮荫保湿。
(4)管理:应根据地势开排水沟,防止穴内积水;干旱时注意保湿,可加厚覆盖层等;防鼠害、虫害,防人畜践踏。
(5)采收: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采挖箭麻,保证其生长时间不少于一年。
(6)加工:将箭麻分级洗净、蒸至透心;干燥至天麻表面起皱,然后密闭发汗;再干燥,至天麻表面再次起皱,再发汗;最后干燥至全干。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