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搞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直接保护公民包括版权在内的基本文化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智力成果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人民法院要特别注意依法审理好涉及作品和录音录像制品等表达性知识产权案件,严厉制裁盗版和著作权侵权行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版权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依法审理好涉及计算机网络和新技术、新类型知识产权纠纷,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积极保护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和民间文艺,保护持有者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的权益,弘扬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四)搞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和谐社会的进程产生直接影响,是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财产权利,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提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因知识产权问题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人民群众的知识产权司法需求日益增长。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必须要做到能够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党的十七大从许多方面对人民法院工作尤其是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法院必须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
二、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党的十七大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目标和总要求。各级法院要按照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落实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贯穿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全过程。
当前,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落实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就是要结合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的职能作用。要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依法妥善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依法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强知识产权审判监督和案件协调,健全知识产权案件执行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和受理制度,依法加大侵权赔偿和民事制裁力度,依法正确适用临时措施,妥善处理专业技术事实认定,禁止知识产权权利滥用,加大知识产权案件调解力度,认真落实司法为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