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

  注:1. 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5年(基年)数据。
  2.营运车辆综合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换算吨公里;营运客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千人公里;营运货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
  3.表中仅列出了公路运输节能的主要途径及其效果,目标的确定还综合考虑了其它影响因素,如客车大型化、舒适化等,车辆单耗呈现上升趋势,等。
  4.以2015年和2020年营业性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计算得到营运车辆综合单耗的预测值。

  (二)水路运输
  1. 结构性节能
  (1)提升航道技术等级
  大力开发利用长江、京杭运河、淮河、珠江、黑龙江及水网地区水运资源,加快推进内河水运主通道建设,全面提高航道等级和改善航道条件,提高航道标准和通航保证率。加快形成以高等级航道为主体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结构合理的内河航道网,到2015年和2020年,力争使三级以上航道比重分别达到9%和10%以上。
  (2)优化船舶运力结构
  加快海运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优化船队的吨位结构,推动海运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大型集装箱运输船、原油运输船、散货运输船以及液化天然气船等,加快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运船队。通过优化运力结构,到2015年和2020年,力争使海运船舶平均吨位分别达到10000吨和12000吨以上,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7%和4.6%左右。
  大力推进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发展与航道技术标准相适应的大型化、标准化船舶,积极发展商品汽车、散装水泥等特种货物运输船舶,加快淘汰挂桨机船等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老旧船舶与落后船型。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和船户组建专业化内河运输船队,发展顶推船队,提高船舶吨位,发展规模化运输,降低燃料消耗。到2015年,长江、西江、京杭运河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全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500吨以上,其中长江干线达到1200吨以上;到2020年,全国内河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平均吨位达到600吨以上。通过优化内河船舶运力结构,到2015年和2020年,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5%和5.2%左右。
  (3)优化船舶能源消费结构
  研发推广新型船用替代燃料,适度在船舶上推广应用太阳能、燃料电池、生物质柴油、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岸电、风力驱动技术。逐步改善船用燃油质量。
  2. 技术性节能
  (1)研发推广节能船型
  研发推广新一代节能型运输船舶。通过建立健全船舶节能设计规范、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大力发展船舶节能新技术,积极开发和采用节能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积极优化新船型及其主尺度线型,优化设计减轻船舶自重量,优选先进推进器、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采用节能型柴油机,提高燃油效率。加大双尾船型等节能新船型推广力度,提高节能船型比重。到2015年和2020年,力争使新增船舶运力中节能船型的比重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4%和2.0%左右。
  (2)大力研发和推广船舶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加强机桨匹配节能技术改造,优化船舶运行参数采用舵附推力鳍以提高舵效、减少船舶阻力;推广应用优化电子喷油控制装置、节油减烟器、精确导航系统设备、防污漆、新型燃油添加剂、燃油均质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产品),降低船舶航行运营能耗水平;推广应用主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主机排气管扩压、轴带发电机等节能技术,降低船舶辅助用能水平。到2015年和2020年,使船壳防污漆、燃油添加剂等船舶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率大幅提高,其中防污漆应用率分别提高到70%和90%,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4%和4.6%;燃油添加剂应用率分别提高到50%和80%,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6%和2.2%。
  (3)研发推广航标节能新技术
  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型航标灯器,鼓励在航标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光源和新能源。
  3. 管理性节能
  (1)提升水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加强水路运输组织管理。引导航运企业优化结构,加快培育规模大、信誉好、国际竞争力强的海运企业和一流的全球物流经营人,大力推进内河航运的公司化改造,促进航运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鼓励发展海峡、海湾和陆岛客货混装运输及商品车辆集装多元化运输方式,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全面提升船舶营运组织效率和节能水平。
  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加强货物集散地规划及建设,完善航运物流系统,优化航运发展规划与组织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合理组织货源,保持货流平衡,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到2015年和2020年,力争使内河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20个和25个百分点,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3.6%和4.5%左右;使海运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9个和12个百分点,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1.7%和2.2%左右。
  (2)强化船舶营运节能管理
  加强船员节能教育培训,提高船员队伍节能素质。积极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管理技术,综合运用船队规划、航线优化、气象导航、最佳纵倾、机舱自动化控制操作等管理技术,提升船舶营运管理节能水平。加强船舶经济航速航行管理,推广应用节油最佳航速显示器,在不影响船期的情况下推行经济航速。到2015年和2020年,使全国海运集装箱船舶的平均航速分别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6%和8%左右,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5.3%和7.6%左右。
  实行严格的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加强在用船舶的维修保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使在用船舶的维修保养率比2005年提高10个和15个百分点,预期可分别使单耗下降1.2%和1.6%。

  表5  营业性水路运输中长期节能目标分解

项      目

2015年

2020年

单位能耗强度指标

营运船舶综合单耗

下降15%左右

下降20%左右

海洋船舶

下降16%左右

下降20%左右

内河船舶

下降14%左右

下降20%左右

分解

目标

类别

主要任务

具体目标

节能效果

具体目标

节能效果

结构性节能

全国船舶吨位结构

内河船舶≥500吨

海运船舶≥10000吨

内河3.5%

海运3.7%

内河船舶≥600吨

海运船舶≥12000吨

内河5.2%

海运4.6%

内河航道等级结构

三级以上航道比重≥9%

三级以上航道比重≥10%

技术性节能

燃油添加剂

应用率≥60%

1.6%

应用率≥80%

2.2%

推广防污漆

应用率≥70%

3.4%

应用率≥90%

4.6%

推广节能船型

应用率≥70%

1.4%

应用率≥用率%

2.0%

管理性节能

船舶载重量利用率

内河船舶≥65%

海运船舶≥69%

内河3.6%

海运1.7%

内河船舶≥70%

海运船舶≥72%

内河4.5%

海运2.2%

海运加强经济航速管理、推行减速航行

海运集装箱船平均航速下降≥6%

5.3%

海运集装箱船平均航速下降≥8%

7.6%

全国船舶维修保养率

维修保养率≥75%

1.2%

维修保养率≥80%

1.6%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