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贮运容器 贮存生鲜牛乳的容器,应符合《散装乳冷藏罐》(GB/T 10942-2001)的要求。运输奶罐应具备保温隔热、防腐蚀、便于清洗等性能,符合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要求。
5.5.2 冷却 刚挤出的生鲜牛乳应及时冷却、贮存。2小时之内冷却到4℃以下保存。
5.5.3 贮存时间 生鲜牛乳挤出后在贮奶罐的贮存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小时。贮奶罐内生鲜牛乳温度应低于6℃。
5.5.4 运输 从事生鲜牛乳运输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获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身体健康证明。生鲜牛乳运输车辆必须获得所在地畜牧兽医部门核发的生鲜乳准运证明,必须具有保温或制冷型奶罐。在运输过程中,尽量保持生鲜牛乳装满奶罐,避免运输途中生鲜牛乳振荡,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严禁在运输途中向奶罐内加入任何物质。要保持运输车辆的清洁卫生。
5.6 挤奶设备及贮运设备的清洗
5.6.1 清洗剂的选择 应选择经国家批准,对人、奶牛和环境安全没有危害,对生鲜牛乳无污染的清洗剂。
5.6.2 挤奶前的清洗 每次挤奶前应用清水对挤奶及贮运设备进行冲洗。
5.6.3 挤奶后的清洗消毒
5.6.3.1 预冲洗 挤奶完毕后,应马上用清洁的温水(35℃-40℃)进行冲洗,不加任何清洗剂。预冲洗过程循环冲洗到水变清为止。
5.6.3.2 碱酸交替清洗 预冲洗后立刻用pH值11.5的碱洗液(碱洗液浓度应考虑水的pH值和硬度)循环清洗10-15分钟。碱洗温度开始在70℃-80℃左右,循环到水温不低于41℃。碱洗后可继续进行酸洗,酸洗液pH值为3.5(酸洗液浓度应考虑水的pH值和硬度),循环清洗10-15分钟,酸洗温度应与碱洗温度相同。视管路系统清洁程度,碱洗与酸洗可在每次挤奶作业后交替进行。在每次碱(酸)清洗后,再用温水冲洗5分钟。清洗完毕管道内不应留有残水。
5.6.3.3 奶车、奶罐的清洗消毒 奶车、奶罐每次用完后应清洗和消毒。具体程序是先用温水清洗,水温35℃-40℃;再用热碱水(温度50℃)循环清洗消毒;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奶泵、奶管、阀门每用一次,都要用清水清洗一次。奶泵、奶管、阀门应每周2次冲刷、清洗。
5.7 挤奶设备的维护挤奶设备必须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挤奶设备除了日常保养外,每年都应当由专业技术工程师全面维护保养。不同类型的设备应根据设备厂商的要求作特殊维护。
5.7.1 每天检查
5.7.1.1 真空泵油量是否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
5.7.1.2 集乳器进气孔是否被堵塞。
5.7.1.3 橡胶部件是否有磨损或漏气。
5.7.1.4 真空表读数是否稳定,套杯前与套杯后,真空表的读数应当相同,摘取杯组时真空会略微下降,但5秒内应上升到原位。
5.7.1.5 真空调节器是否有明显的放气声,如没有放气声说明真空储气量不够。
5.7.1.6 奶杯内衬/杯罩间是否有液体进入。如果有水或奶,表明内衬有破损,应当更换。
5.7.2 每周检查
5.7.2.1 检查脉动率与内衬收缩是否正常。在机器运转状态下,将拇指伸入一个奶杯,其他3个奶杯堵住或折断真空,检查每分钟按摩次数(脉动率),拇指应感觉到内衬的充分收缩。
5.7.2.2 奶泵止回阀是否断裂,空气是否进入奶泵。
5.7.3 每月检查和保养
5.7.3.1 真空泵皮带松紧度是否正常,用拇指按压皮带应有1.25厘米的张度。
5.7.3.2 清洁脉动器 脉动器进气口尤其需要进行清洁,有些进气口有过滤网,需要清洗或更换,脉动器加油需按供应商的要求进行。
5.7.3.3 清洁真空调节器和传感器 用湿布擦净真空调节器的阀、座等(按照工程师的指导),传感器过滤网可用皂液清洗,晾干后再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