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典型示范工程整合与技术推广
编制全国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研究制定全国生态脆弱区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效益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逐步开展生态脆弱区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效益后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整合与推广,为确保脆弱区生态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五、对策措施
(一)完善生态脆弱区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
由于我国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导致环境监察与行政执法能力薄弱,资源过度开发、人为破坏生态等仍是引发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快制定国家《生态保护法》、《生态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生态保护行政执法体制,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严格管理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能力,是杜绝生态脆弱区资源不合理利用、防止滥砍乱伐、滥搂乱采、无节制开垦、非法采矿等人为破坏现象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
(二)强化生态督查,促进生态脆弱区保护与建设
加强生态督查力度,研究制定生态脆弱区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督查专员管理办法和有利于生态脆弱区保护与建设的环境督查、生态监理技术规范以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地方政府应建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保护协调机制和政府决策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统一生态保护行政执法权限,严厉查处生态脆弱区内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和有损生态功能的不法行为,如非法采矿、盗砍森林资源、草原挖药等现象,切实保障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建立多元化社区共管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现代媒体,深入宣传保护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增强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要借助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逐级建立生态保护目标责任制,并与农牧民签订生态管护合同,逐步建成完善的多元化社区共管机制,使生态保护与全民利益融为一体,从根本上实现生态保护社会化。
(四)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筹措脆弱区保护资金
生态脆弱区为国家生态安全做出的公益性贡献大。因此,继续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向脆弱区倾斜政策,建立有利于脆弱区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增加脆弱区资金投入。
(五)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脆弱区生态保育
围绕区域重点生态问题进行协同攻关,深入开展与脆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筛选并推广适宜不同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技术。同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开发强度,促进脆弱区生态保育。
(六)探索产业准入管理,从源头遏制脆弱区生态退化
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源一方面是受脆弱区本身地形地貌、自然气候、土壤质地及自然植被等结构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受到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强烈干扰所致。其中,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是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本因素。因此,积极探索生态脆弱区合理的经济开发强度与方式,建立适宜的产业准入制度,限制或降低人类的干扰程度,缓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是有效克服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本所在。
附:
全国生态脆弱区重点保护区域及发展方向
生态脆弱区名称
| 序号
| 重点保护区域
| 主要生态问题
| 发展方向与措施
|
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
| 1
| 大兴安岭西麓山地林草交错生态脆弱重点区域
| 天然林面积减小,稳定性下降;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能力降低,草地退化、沙化趋势激烈
| 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政策,禁止超采过牧、过度垦殖和无序采矿,防止草地退化与风蚀沙化,全面恢复林草植被,合理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养殖业
|
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
| 2
| 辽西以北丘陵灌丛草原垦殖退沙化生态脆弱重点区域
| 草地过垦过牧,植被退化明显,土地沙漠化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 禁止过度垦殖、樵采和超载放牧,全面退耕还林(草),防治草地退化、沙化,恢复草原植被,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养殖业
|
3
| 冀北坝上典型草原垦殖退沙化生态脆弱重点区域
| 草地退化,土地沙化趋势激烈,风沙活动强烈,干旱、沙尘暴等灾害天气频发,水土流失严重
| 严禁滥砍滥挖,全面退耕还林还草,严格控制耕地规模,禁牧休牧,以草定畜,大力推行舍饲圈养技术,发展新型有机节水农业和生态养殖业
|
4
| 阴山北麓荒漠草原垦殖退沙化生态脆弱重点区域
| 草地退化、沙漠化趋势激烈,风沙活动强烈,土壤侵蚀严重,气候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
| 退耕还林还草,严格控制耕地规模,禁牧休牧,以草定畜,恢复植被,全面推行舍饲圈养技术,发展新型农牧业,防止草地沙化
|
5
| 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垦殖退沙化生态脆弱重点区域
|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沙漠化扩展趋势明显,气候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
| 严格退耕还林还草,全面围封禁牧,恢复植被,防止沙丘活化和沙漠化扩展,加强矿区植被重建,发展生态产业
|
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
| 6
| 贺兰山及蒙宁河套平原外围荒漠绿洲生态脆弱重点区域
| 土地过垦,草地过牧,植被退化,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水资源短缺
| 禁止破坏林木资源,严格控制水土流失,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合理更新林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