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特色产业基地、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建设。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与科技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广东产业配套优势,吸引技术、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广东。大力发展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按产业关联原则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国家软件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城市中心商务区、服务外包基地、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等。以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抓好专业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区域品牌建设,加强广东省专业镇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组织突破一批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
七、建设自主创新人才高地
(一)实施高级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程、百名技术帅才培养工程,打造“珠江学者”品牌工程,重点培养一批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优势学科为载体,发展创新目标明确、知识结构合理、创新绩效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支持鼓励成立由企业家、专家组成的火炬创业导师团队,建立创业辅导员制度、联络员制度、创业咨询师制度,率先形成“专业孵化+创业投资+创业导师”的创业孵化新路子和新模式。
(二)广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工程,引进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及团队。落实好外来人才“广东省居住证”制度。对经认定的外籍归国创业人才和海外优秀人才,给予相应国民待遇。取消对外籍回国人员参与创新、享受所获成果方面的政策限制。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为海内外人才来广东创业、工作、生活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三)建立健全激励创新人才的新型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与评价体系。建立鼓励科技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法规体系。广东省各级政府加大对创新成果的激励力度,对为广东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予以重奖。积极探索建立人才资本与研究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加快推进创新型人才以专利、技术、资金等要素投资入股和参与分配。改革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坚持以能力、实绩作为岗位职务聘任的主要依据,全面落实全员聘任制。
八、建立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