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无车日相关活动内容拍摄成2分钟电视新闻,于当天上传给部活动指导委员会。
8. 充分利用车辆、车站、车载电视开展宣传活动。在市内主要公共汽车站候车亭、轨道交通车站发布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的大型宣传海报、宣传标语,播放无车日活动公益广告片。
9. 对有关的各项环境指标(如空气中CO2、 PM10、PM2.5、NOx含量)和交通技术指标(如交通事故发生率、道路交通量)进行监测,并形成分析报告。
10. 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无车日活动,并对在活动中表现良好和贡献较大的企业、社会团体进行表彰。
参考活动内容
1. 提前对社会公布本次活动方案,征求市民意见,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2. 在城市旅游景点、购物、休闲、娱乐场所等进行无车日活动宣传,利用主要街道的宣传栏和宣传橱窗等张贴张挂宣传标语和宣传海报。
3. 通过广播、电视、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传播渠道向广大市民宣传无车日活动的相关动态,保证活动期间市民能及时获取最新活动信息和出行信息。
4. 可通过手机短信预告形式提醒市民:“我市将于9月22日开展无车日活动,请您尽可能选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
5. 进行规划展示,宣传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规划,包括新的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线路、自行车道路、停车场、步行街等内容。
6. 9月22日无车日(7:00-19:00),市政府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务车全部封存(特殊情况除外)。
7. 鼓励开小汽车上班的市民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市区。
8. 由街道、社区等在大型社区内进行“汽车共享计划”的宣传和推广,鼓励前往同一区域上班的小区居民,共同使用一辆小汽车通勤,费用均摊。“汽车共享计划”可作为一个长效措施开展下去。
9. 实施“自行车城市”计划。明确规定城市自行车专用路网和自行车停车场地,建立临时或永久的有人看管且有遮挡的自行车停放处;在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车站,修建自行车停车场,以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前往。
10. 设置自行车出租或出借点,为市民提供低廉的或免费的自行车服务。
11. 在无车日活动之前某个工作日的晚高峰,选取约8 km长的拥堵路段开展“通勤竞赛”活动,以比赛形式比较众多的交通方式(小汽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通过该路段所花费的时间,以说明自行车不仅是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而且在拥堵城市区域的一定出行范围内,自行车还是最快的出行方式。
12.减少居住小区内的街道被穿梭的小汽车和停车占用,使小区更安静和安全。
13. 封闭某些学校前面的一条大街,或将学校周围的支路改为步行街,给孩子开辟一条放学安全回家的小路。
14. 在火车站、图书馆、医院等附近设置新的斑马线,方便市民。
15. 向市民宣传汽车噪声、尾气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在无小汽车区内进行定点大气监测,公布监测数据,并与平时数据进行对比,让市民直观地了解交通方式的选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所有市民认识到采用绿色交通方式出行是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的必由之路。
16. 增加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如设置特别电话号码,专门为市民提供有关公交线路的信息;引入电子站牌;开设因特网信息查询服务;在公共汽车途经的主要街区设置相关信息牌等。
17. 开展公交卡、车票等特价销售活动,如“优惠充值活动”、“特价月票”等,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
18. 组织志愿者到公交车站及公共场所向乘客进行绿色交通宣传,发放宣传手册,协助需要帮助的市民乘坐公共汽车。
19. 由学校组织开展儿童画比赛、不坐小汽车上学等相关活动,通过孩子来带动家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20. 由自行车协会组织表演和比赛活动,介绍自行车骑行技术,侧重日常骑车技巧而非自行车竞技,还可以教学如何骑自行车。
活动组织
组织和领导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了无车日活动指导委员会,由来自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相关行业等国内外专家共同组成。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指导委员会的构成,成立无车日活动组织委员会和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地区活动开展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同时,各承诺城市要建立健全无车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组织机构。
活动组织方案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要组织力量,指导承诺城市按照无车日活动的总体要求制定活动组织方案和有关预案。活动应围绕“人性化街道”的核心主题,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领导率先垂范,市民广泛参与,并突出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