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财政宏观调控进一步改善
中央建设投资主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等方面。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缓解流动性偏多压力。调减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税率,增加居民存款收益。调整出口退税、进出口关税政策以及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范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对部分资源性产品等实施进口税收优惠,对鼓励目录内产品和技术进口出台补贴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十大节能工程等。制定并实施节能产品强制政府采购政策。鼓励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加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投入。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和公益性行业科研的保障力度,支持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三)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4318亿元,增长23%。大幅增加支农补贴规模。继续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鼓励生猪、奶业和油料生产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水稻、小麦等重要农作物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等项目建设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按规定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继续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扶贫和抗灾救灾等。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二是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并扩大资助比例,提高资助水平。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三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扩大到全国86%的县。促进在全国范围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防治重大疾病、改善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在全国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对受食品类价格上涨和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较大的行业和群体给予补贴。支持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帮助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历史拖欠,对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给予补助。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认真实施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五是支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工程。支持动漫等文化产业发展。六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同时,大力支持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加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贫困地区政法机关执法办案装备和解决办案经费不足,以及强化诉讼收费制度改革后法院经费保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