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车辆严重超限态势得到遏制,货车超限超载率从治理前的80%以上下降到10%以内,北京等10多个省市已经控制在3%以下;二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在汽车总量年均增加15%的情况下,三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率年均下降15%左右,特别是货车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明显降低;三是汽车生产、改装行为进一步规范,已公布的近300万辆在用“大吨小标”车辆基本恢复核定吨位,大部分运输业户都能够合法装载和运输;四是公路设施得到保护,全国路网平均好路率稳步上升,因超限超载对公路桥梁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减少160亿元左右;五是公路通行效率有所提高,货车平均运行速度提高了20%,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稳步保持7%-9%和9%-12%的增长速度;六是运力结构得到调整,符合国家汽车生产标准的四轴、五轴等多轴大吨位货车的销量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2006年全国重型卡车销售量达到27.56万辆,同比增幅达15%,今年上半年增幅更是超过60%。
三年来,全国累计投入路面执法人员2668.9万人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1978万辆,卸载货物3274万吨;撤销了79家企业的385个违规汽车产品,取缔了2.7万种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公布了12批在用“大吨小标”货车的更正参数表;吊销汽车非法改装、生产和维修企业营业执照432户,取缔了无照经营3614户;实施了车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和危险化学品承压类罐车市场准入制度,督促45家汽车制造企业主动召回缺陷汽车130万辆;对10吨以上的货车降低了20%-30%通行费,部分省份对大吨位货车给予养路费减免优惠,减免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费70多亿元;近20个省份试行了收费公路计重收费,运用经济手段遏制超限运输;内蒙、山东等省(区)在煤矿等大宗货源集中地实行运政派驻管理,从装载环节制止超限超载。此外,各地各有关部门始终加强治超宣传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安全责任追究力度,保证了治超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上述成绩来之不易。它是工作在治超一线执法人员尽职尽责、不畏困难、依法严管的结果;是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健全机制、齐抓共管的结果,也是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合作、有效推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向为治超工作做出辛勤努力、付出心血甚至生命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三年集中治超工作,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是:营造了“领导重视、公众支持、部门共识、行业认可”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合、统一行动、集中整治”的强大合力,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标准、措施和手段,建成并运行了一批规范化的治超检测站点和监控网络,培养并锻炼了一支有经验、能打硬仗的治超执法队伍。这些,都为推进下一步治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治超工作面临的形势
经过三年的集中治理,全国治超工作在探索中起步,在实践中发展,在总结中完善,在创新中深化。三年来的治理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治超工作绝不仅仅是对公路运输行为的规范,对公路设施的保护,更重要的是直接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注,体现了对发展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的支持,体现了对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的政策导向。这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交通运输领域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