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当事人陈述:比较、借鉴与重构(上)

  

  我国澳门的法律也将证据的实体部分和程序部份分开来规定,前者规定在民事实体法中,后者规定在民事程序法中。《澳门民法》在第四分编“权利之行使及保护”中规定了证据的实体问题。在证据这一章中规定推定、自认、书证、鉴定、勘验、人证等问题。我国澳门《民事诉讼法》在通常诉讼程序这一编中专章规定了“诉讼之调查”,从这一章的内容看,实际上是偏重于证据的程序问题的规定。在这一章中,共规定了5种证据,透过当事人陈述之证据是其中之一。根据该法的规定,法官可以在诉讼程序的任何时刻命令当事人亲自到场,就与裁判有关的重要事实作出陈述:当事人也可以要求作出陈述,当事人陈述前,须进行宣誓。因此,综合起来看,我国澳门的法律也是把当事人所作的有利和不利的陈述都作为证据的。


  

  我国台湾的《民事诉讼法》原来规定的证据种类不包括询问当事人,在审判实务中,法院不得把当事人的陈述作为证据资料,仅得在判决时,把当事人的陈述作为辩论内容的一部分加以斟酌。我国台湾于2000年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在“证据”一节中增加了“当事人询问”的规定。增订的理由是“就事实审理而言因当事人本人通常为最知悉纷争事实之人,故最有可能提供案情资料,以协助法官发现真实及促进诉讼,进而达到审理集中化之目标。故为使法院能迅速发现真实,应认法院得询问当事人本人,并以其陈述作为证据。”[17]


  

  我国台湾《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询问”的规定与日本新民诉法的规定大致相同,该法未把它作为补充性的证据方法,同时也规定对具结后故意做虚假陈述足以影响裁判结果的,法院得处以罚款。与日本新民诉法不同的是,对当事人拒绝陈述或拒绝具结,该法并未规定法院可以认定对方当事人主张事项为真实,而是采用奥地利和德国的方式,规定“法院得审酌具体情形,判断应证事实之真伪”。此外,该法还规定,法院对作出虚假陈述的当事人的罚款裁定确定后,对方当事人对于以虚假陈述为基础作出的确定判决,可以提起再审之诉。


【作者简介】
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笔者从学术期刊网上搜索,从1994年1月到2004年12月,关于举证责任的文章有841篇,关于证明标准的文章有207篇,而关于当事人陈述的论文只有10篇,这10篇中仅有4篇是涉及民事诉讼当事人陈述的。
齐树洁.英国证据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223.
在美国,几乎各州都有《死人法令》,根据该法令,在民事案件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宣称与死者生前曾经达成某种交易,那么这个当事人被视为与所宣称的交易有利益关系的人。除非死者利益的代表或者继承人同意,否则利益关系人不得就所声称的交易的存在作证。(高忠智.美国证据法新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85-88.)
〔法〕盖斯旦等.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670.
〔德〕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周翠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96.
韩国的《民事诉讼法》也把询问当事人作为补充性证据方法,该法第339条规定:“法院通过证据调查没有得到心证时,依职权或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询问当事人本人……”
〔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法律出版社,209.
〔前苏〕克列曼.苏维埃民事诉讼.李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57.265-266.
法典规定的六类证据是当事人和第三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物证、鉴定、勘验。
〔前苏〕多勃罗沃里斯基等.苏维埃民事诉讼法.李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212.
〔前苏〕特列乌什尼科夫.苏联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和证明.李衍译.重庆:西南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编译室印,98.
1964年《苏俄民事诉讼法》出于查明案件客观真实的考虑,同时出于对当事人恶意串通欺骗法院的担心,在第60条中要求法院首先应当对诉讼上承认的事实进行审查,只有在法院不怀疑承认与案情相一致,并且认为承认一方当事人没有出于受欺骗、暴力、威胁与误解的影响下,不是有意隐瞒真相的情形下,才可以认定被承认的事实。1995年,俄罗斯联邦对这一条款做了修改,修订后的法律首先规定“一方当事人承认另一方当事人据以提出要求或反驳的事实,免除后者进一步证明这些事实的责任”,然后才规定“如果法院怀疑此承认是出于欺骗的目的或者由于受暴力、恫吓、认识错误等因素而掩盖实情,则法院不接受此承认。”这反映了立法思想已发生重大变化。
〔匈〕涅瓦伊、雷瓦伊.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刘家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55.
〔前东德〕克利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事诉讼.刘家辉译.重庆:西南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印,64-65.
陈刚.社会主义国家民事诉讼法简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73.
柴发邦等.民事诉讼法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210.
民事诉讼法.台北:元照出版,2001.201-202.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