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关于民主与宪政关系的再思考

  

  无论过去救国,或者现在富国、强国,“德漠克拉西”(民主)和“赛因斯”(科学)两位“先生”自然必不可少。但是中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仅有他们二位还不够,“康先生”(宪政)和“劳先生”(法治)同样必不可少。没有“康先生”和“劳先生”,“德先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中国近代发生那么多民主革命和民主运动,但是鲜有实质进步,与“康先生”和“劳先生”缺位有直接关系。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大民主”实践证明是大灾难,这给我们的教训非常深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大国来说,发展民主宪政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路径选择。在相当长时间内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积极推进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即宪政即和构建完善的法治上。


  

  共产党很早就认识到民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列宁曾经讲过:“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苏维埃政权比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要民主百万倍。”[38]中国共产党也是依靠民主发展起来的,民主是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实现长期执政的法宝。谈到1954年宪法草案,毛泽东曾经说:“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可能有的最广大的民主”。[39]新中国在民主问题上尽管走了很大弯路,但今天仍然致力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邓小平曾经多次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40]


  

  2005年10月中国政府首次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肯定“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41]胡锦涛主席也曾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42]可见,民主是中国全面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中国官方媒体在谈到西方民主的时候,也不只是负面宣传,而是进行客观介绍。中国对民主有了更为平和、理性的感知和认识,有诚意、有信心、有决心发展中国的民主政治。


  

  在建设民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而且也要学习西方国家发展民主的经验教训。通过上述比较,显然先着重建设宪政和法治、再大力发展民主的模式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稳妥,人民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在宪政和法治基本确立的情况下,就可以放心大胆、勇往直前地推行民主。这样,一方面实现了民主,另一方面也使得民选政府不致于滥用权力,成为一个既民主、又遵守法治的政府。先民主、后宪政和法治的模式,固然波澜壮阔,但是社会付出的代价太大,建立稳定可行民主体制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没有宪政和法治的民主等于无民主,或者是人治的民主,民主政治必须与宪政、法治相结合才能成功。在建设民主的漫长道路上,我们一定要避免出现人治的民主,避免出现不讲人权和法治的民主。认识到民主的重要性并不难,难的是能够同时认识到宪政和法治的极端重要性,并愿意下决心建立宪政和法治。这些都是人类付出巨大代价后得出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汲取。


  

  我们要正确区别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宪政和法治,什么是人权。长期以来我们把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认为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从而导致实践上都窒碍难行。我们不能不坦白承认,中国民主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发展宪政和法治,就不在保障人权上下功夫。宪政、法治、人权与民主固然有密切联系,然而它们的内涵外延并非完全重叠。在有了一定民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构建宪政、完善法治和切实保障人权上。这样一举两得,既建设了宪政和法治,捍卫了人权,又为民主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这里强调宪政和法治,决不意味着要回避民主。在建设宪政和法治的同时,我们必须要不断扩大民主。现在中国很多地方开展各种民主改革尝试,例如一些地方推出的完善区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增强人大代表的民意基础;全面推行居委会直选制度,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等等,这些改革措施只要不违反宪法,都值得充分肯定。[43]中国不可能走英国、美国等国家发展民主的老路,即分两步走,先用很长时间发展宪政和法治,暂且把民主放到一边,等宪政和法治健全了,再从容地发展民主。今天中国发展民主面临的内外压力比18、19世纪英美发展民主的压力要大得多,英美当时可以从容不迫地先建设宪政和法治,再发展民主,但是今日中国却必须在更为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实施两手抓,一手抓宪政法治,一手抓民主,让民主和宪政、法治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宪政和法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民主发展与宪政和法治脱节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样重要地,我们也要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高涨,最终实现国家统一、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都要求我们在发展民主上要有大动作,要有足以让人民感动的民主举措。宪政、法治必须立足于坚实的民主土壤里,才能毕其功。建设既民主、又有宪政和法治的政治体制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Dahl教授在其名著《民主及其批判》一书中,向我们分析了民主的精义并指出了其局限性。他说:“我们不仅有必要去了解民主政治为何让人如此渴望的理由,也必须知道它的局限性与前瞻性何在。如果我们高估了它的局限性,就会胆怯而莫敢勇于尝试;如果我们低估了它的局限性,就会莽撞地跃跃欲试,迳而挫败。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指出历历在目的历史殷鉴,来见证这两种情况。”[44]发展民主宪政既要有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也要有科学的态度;既不“胆怯”,也不“莽撞”。对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而言,建设成熟完善的宪政、法治和民主体制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以最稳妥的方法、最科学的设计,力争以最小的代价建设成与宪政完美融合的社会主义民主。这应该是21世纪中国民主宪政发展的正确路径选择。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