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国节水型社会制度构建

  
  2、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水资源配置,将水资源从低效益行业配置到高效益领域, 提高单位水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大工业布局调整力度,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速淘汰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坚决关停并转一批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用水量大、污水排放量大的企业。加快改造和发展节水型服务业。
  
  3、完善建设项目评估和审批制度。健全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不符合本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项目上马。健全建设项目评估制度, 特别要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规范评估程序, 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严格控制不符合本地区水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建设项目运行。
  
  (三)科技性节水型社会发展目标——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
  
  我国开展节水工作已有20 余年的历史, 但节水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推动, 对技术进步重视不足。在新的形势下, 依靠科技进步, 加大节水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力度, 充分挖掘节水潜力, 建立健全节水科技创新机制,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解决的课题。
  
  1、加大对节水科技进步的政策支持。一是扶持重点节水领域的科技研发项目。对于工业、农业等重点节水领域技术研究开发项目,要列入国家和地方重点创新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二是对从事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究的高新技术产业, 政府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要不断加大节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进行节水技术攻关,大力开发以有益于环境的高技术、生物治污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和自动监测控制技术为主的节水高技术。
  
  2、加快节水重点领域的科技进步。农业领域, 重点开发推广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节水灌溉的科技含量;工业领域, 重点促进火电、纺织、石油化工、造纸、钢铁5 个高耗水行业的节水科技进步;城市节水领域, 提倡节水材料、节水工艺、节水器具、节水设施的开发和使用。重点推动新型节水技术及废水资源化技术产业化
  
  3、加强节水科技进步的统筹规划。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养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积极致力于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的研究,为开创中国特色的科技节水之路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二是拓宽节水科研资金渠道。各级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将节水发展基金重点用于节水科技投入, 为科研、培训和推广开辟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