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国节水型社会制度构建

  
  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水质恶化的势头虽然有所控制,但从总体上来判断,水质恶化的趋势不可避免,随着污染范围的扩大,如果不采取有利的措施,一些城市、地区或流域甚至全国可能发生水质污染, 可以说, 水污染产生的危害远远超过水量危机。
  
  (三)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现象严重
  
  为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水资源的开采力度也不断加大,这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 ,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个别地区更高。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达到相当程度。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条件下,全国已经出现区域性地下漏斗56个总面积大于812万km2 ,地层沉陷的城市达50余个,其中北京的沉降面积达800km2,环渤海平原区由于海水倒灌影响面积已达186万亩。
  
  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和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80%的农田灌溉处于利用系数一般只有30 %~40 %的高耗水的自流引灌的落后状态中。同时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也相当低下,据统计,目前工业用水效率只有40 % ,而日本1982 年已达到73.18% ,美国1985年已达到75 %。城市用水中,跑、冒、滴、漏和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四)政策和体制不够健全,管理水平落后
  
  我国目前出现的水污染和水源紧张问题,大都与政策有关。长期维持的用水不花钱或少花钱的政策导致了全国水价过低,普遍用水浪费。在城市中缺乏强有力的节水政策措施,使城市工业和民用水量逐年上升并部分超量。水利用和水污染治理长期缺少明确的结合性政策,加剧了我国部分地区水体污染。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各国中并不算少,但是,我国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却不理想,无论是农业用水或工业用水,都存在很大浪费。在某些地区,一方面供水紧张,另一方面用水十分浪费。这表明,我国水资源管理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农业用水是用水中的最大户,约占总用水的80%以上。我国农业用水利用方法落后,比如灌溉基本上还是一种浪费型的漫灌,大部分水量被蒸发掉。与工业用水效率比较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虽然已提高到50%以上,但比先进国家的水平还是低许多。
  
  二、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水情的要求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十分严峻,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