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演讲:民权运动与宪政转型

  有一个传统说法叫做“浮财”,比如说发大水了,上游冲下来很多东西,我们把它捞起来这个就叫“浮财”,如果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我们的一切财产,包括你的房屋,就只是“浮财”而已,它是漂浮不定的。包括我们近几年所关注的城市房屋拆迁和拆迁补偿的问题----首先补偿这个字就很奇怪,什么叫做补偿,就是说这个房子这个地本来就不是你的。如果是你的,就不是一个补偿的问题,而是一个买卖的问题,我愿不愿意卖给你由我来决定,这首先是一个我要在交易之中获利的问题。其实有两种统治方式,一种是基于土地私有的。国家必须通过合法的赋税来征用私有财产,这样才会产生宪政。而另一种是土地国有。国家首先作为一个地主进行统治。前一种统治才是公法意义上的统治。而后一种实质上是私法意义上的统治,当一个国家凭藉私法意义上的权力进行统治时,就是专制。就是家天下和党天下。
  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状况,就是来和监狱比较。监狱的特点就是第一你不能出去,第二人家可以随便进来。而我们的家我们的房子,当然可以随便出去,但是人家也可以随便进来。我们知道以前英国贵族有一句话刘军宁先生也一引用过,“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你的房屋国家不能随便进来。而现在是国家可以随便进来和占有,我们在没有土地所有权的状况之下,我们的状况就是半个监狱。假如再不能自由出去,那就是真的监狱了。所以有没有土地是所有权这是一个核心的东西,艾青有一句名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但是这个土地到底是国家的土地还是某个私人的土地呢。如果这个土地是国家所有的土地,可以理解成所谓的乡愁和对这个土地的热爱。但如果是私人的土地,那么艾青的这句话更像出自一个拆迁户之口。
  但是这个土地根本就不是你的,他从来就没有属于过你。再比如“松花江上”这首歌,歌里唱“我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松花江江边”,这里体现了痛失家园的真实的个人情感,但下一句就是“拿回那无穷的宝藏”,这就不像一个老百姓唱的歌了,那无穷的宝藏什么时候是属于你的?日本人没有来之前是你的吗?日本人是剥夺者,张作霖也是一个剥夺者,满清也是剥夺者,共产党更是剥夺者,这个土地从来都在专制者的手上,不在你的手上。那无穷的宝藏自古以来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就觉得这不是一个老百姓唱的歌,而是中央人民政府唱的歌,是张学良唱的歌,他们才能拿到那无穷的宝藏。
  所以土地所有权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它是中国今天的民权运动含有的宪政转型在个人权利上的一个支点,改革到今天有一个非常大的瓶颈,就是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地权问题。
  接下来我谈一下我对近年来民权运动或说公民维权的看法。
  近年以来的公民维权的浪潮,它有几个主要平台。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在言禁这个制度现实之下,互联网带来了一定的信息交流空间;第二是个案诉讼,我们这些年看到了一场又一场的诉讼,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当事人,一个又一个在具体案件中的受难者,从03年以来有孙志刚案件(这个当然是最突出的)其他还有比如房屋拆迁的问题,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公务员招聘中受到的广泛歧视问题,也包括暂住证的问题,我们都看到了一系列的公民维权诉讼。再一个呢,就是民间结社的发展,我们在这些年看到了很多NGO(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在一些社会福利和环保问题上,NGO组织已经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在我们四川这边好几个大坝,包括都江堰那边有一个大坝和即将修建的怒江的大坝,可以看到很多环保主题的NGO对此发言,对大坝修建所涉及的周边居民的权益问题作出呼吁。其实“汉源事件”表明,缺乏民间组织的地方,反而容易爆发非理性的维权。罗志田研究四川袍哥,发现有袍哥组织的四川边远贫困地区,参加红军的人非常少。而没有民间组织的地方,红军一来,大家就裹胁而去了。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