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文化与中国法学——北京农学院讲座记录(二)

中国文化与中国法学——北京农学院讲座记录(二)


贺卫方


【全文】
  所以传统的佛学被改造成中国的佛学,用中国文化改造另外一种很另类的文化的过程,中国文化接受了一种挑战,同时也成功的把这种思想中国化,我们看到的是双向的改造过程。外来的东西变成中国的东西,中国又把外来的东西改的面目全飞,但是中国总算在这次改造的过程中挺过来了。但是1840年这一次可不一样,从前中国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文化挑战,你们也知道过去很早的时候我们曾经接受过西方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基督教,西安有一个碑林讲的就是基督教到中国,但后来信奉这个宗教的人就消失了,明朝时大量的传教士到中国来,利马窦的墓在现在中国党校的后面,他是中西文化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从广东韶关登陆到中国传教,他学中国的语言,和当地人学当地话,他以为学的是中国话,结果学了一口广东话,咣咣咣咣的。(笑声)但是也没有将基督教传播开。
  
  日本更是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文字方面。例如,慢走的“慢”字在日本的意思就是双人边的那个“徐”字,“徐行”,很古雅,很古典,日本保留了许多中国古典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学好。朝鲜人学习学习,然后给我们来朝贡,我们过去讲他们都是
  蛮夷之邦,大家看《西游记》,《西游记》体现了很强的文化自豪感,我大唐上国到你这个国家来,你看孙悟空见了某一个国家的国王的时候,唐僧三拜九扣,然后孙悟空就站在旁边,不拜不扣,然后就有人说,这不行啊,孙悟空你怎么能这样呢,这是国王啊,悟空的观念就跟现在的货币价值一样,你这种国家,你们的国王就相当于我们臣,你们的臣就想当我们的儿子一样,虽然我们在大唐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是到你们这儿来也相当于你们的国王了,就是这样一种观念,就像一美圆折抵八块人民币一样。所以文化自豪感非常强烈,就导致我们长期以来对自己文化的一种观念——我就是老大!利马窦到中国来,给中国皇帝献了一份世界地图,把中国画在中间,我们就非常高兴,哎呀,中国确实是中国啊,在全世界的肚脐眼上(笑声),你说这个国家不叫中国哪个国家能叫中国?我们长期的这样一种观念,所以很难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表示接受,我们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比我们低下的,为什么说西方的文字是一种弯弯曲曲的东西,后来有人说那就是孔子西行的时候,有外国人问他怎么写字,孔子说,你看呀,孔子骑在马上,马的小便时是弯弯的,所以外国的文字就弯弯扭扭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