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发展中国家入世后最大的挑战来自发达国家。
以上几个方面仅是发展中国家入世后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入世之路上可谓漫长而多阻,而在入世后仍是“路漫漫其修远”,仍要努力奋斗。就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众多挑战的原因来看,有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上的相对落后、各项政策上的缺陷及相当部分国家内部的不稳定因素阻碍了它们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但更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发达国家。在实践中,主要是少数发达国家在GATT和WTO中占支配地位。它们通常首先在内部进行谈判协调一致并做出决策,然后通过非正式的会议想方设法赢得一些重要的或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同意(有时靠施加压力)。对于某个问题,如果大多数人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WTO成员的大多数)表示同意,即使几个发达国家不同意,也不能构成“共识”,所关注的问题就这样夭折或没有机会成功地解决。如1999年在西雅图准备WTO的第三次部长会议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向WTO提交文件指出它们在执行各个协定时所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尽管众多发展中国家强烈呼吁然而在西雅图会议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议却无动于衷,这些建议没有被采纳。但一旦某些强国或集团(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或集团)同意某个问题,即使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表示反对,而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保持沉默,这时发达国家会启动一个它们称为“建立共识”的程序,通过这种程序发达国家分别与公开反对的发展中国家谈判从而减少同意的阻力,直到仅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共识”之外,对它们发达国家就比较容易施加压力迫使其就范。在WTO中关于投资、竞争和政府采购的协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达成的(9)。
四、 面对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尽管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进程中是完全被动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行与国际准则相适应的贸易政策,同时确立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减缓可能的冲击。过去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由于实行政策的不同,结果的差异也非常大(10)。
世界贸易体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特别巨大。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引进了经济发展所缺乏的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出口牵动的工业化进程;而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更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如亚洲金融危机。但发展中国家并未因存在风险而因噎废食,远离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争取分享贸易自由化的好处。由于发达国家无论是经济体制的完善,还是经济实力的强大,都是发展中国家不能相提并论的,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在制定世界贸易规则的过程中,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在所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实行整齐划一的规则,那么这种形式上的公平其实却是实质上的不公平,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危及现有的多边贸易体制。因此,发展中国家成员不应仅停留在讨论参与世界贸易体制得失问题上,而是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以作为与发达国家谈判的筹码,反对强权主义,推动以规则为导向的世界贸易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而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