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humor”是人看了以后觉得主角表现特别滑稽,但观众又完全笑不出声音来的一种幽默。外国有一个人因为一个简单的误信,断了脚,断了手,坏了财产,最终执迷不悟的黑色幽默。中国有“马虎”的故事,还有“女人是老虎”的佛教说唱,都是黑色的。
但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民间的,其黑色程度都不及“畏资如虎”的国际政治黑色幽默的亿万分之一。前者都只是个别人遭殃(“马虎”的故事是一个儿子将马当成虎,吓个半死;另一个儿子将虎当成马,自己送过去喂了老虎;“女人是老虎”的结局是小和尚一开始吓个半死,后来爱上了老虎),而后者是十几亿人遭过殃,并且还有十几亿人至今心有余悸。我们简单地看一下:
1、 毛泽东:赞成“理想社会”,却害怕“capitalism”,写过许多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文章,布置过许多反对“capitalism”的工作;
2、 刘少奇:因涉嫌“capitalism”,被夺去了生命;
3、 邓小平:几沉几浮,都与“capitalism”有关,虽然后来说要不问姓社姓资,但到死还害怕“capitalism”,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 赵紫阳:也是因为“capitalism”,被赋闲在家;
5、 赫赫有名的领袖都如此,难怪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不被“capitalism”影响过的。大陆每一个30岁以上人都写过或者说过自己同资本主义作斗争的汇报,并且不止五次。
另一方面,在中国大陆,靠研究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作斗争起家的人非常之多,他们的业绩与故事让人觉得幽默透了:
1、 江青:至死都在和“capitalism”作斗争,至少她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2、 姚文元、王洪文、张春桥、康生都是反“capitalism”的干将与专家;他们主持过割资本主义尾巴、打击投机倒把等等革命行动;
3、 在中国学术界,“资本主义”研究贯穿各个领域,史学界“五朵金花”之一就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直到现在还有数不清教授、研究所、研究协会在研究“资本主义”,同样是这些人,对“capitalism”的本来含义是“理想社会”一无所知。
以上讲的是主演黑色幽默的主角,让我们再听听观众们的声音:
1、 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作为中文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从来没有存在过,也根本不会存在。他特别强调,“资本主义”一词是作为社会主义的对立面在政治斗争中冒出来的,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从未使用过这个词,对这个词的“以资为本”的奇怪含义一无所知。
2、 赫伯特·希顿对这个词极为反感,他说:“在所有以主义结尾的词中,资本主义一词最容易招惹是非。它的含义和定义如此混杂,因而一切懂得自重的人都应该把它同帝国主义一起从词汇中摈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