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列改革思路与建议,作为今后高职法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依据。
1、教育改革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而法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而学时少。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专业课课时实在太紧,而其他课时实在太松。在无力改变学时数的框架内,精选压缩教学内容是教改的首先任务。其最佳方案是打破传统的法学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这种方案的实施难度是相当大的,但这是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长期目标。我院教师正在研读相关书籍和借鉴兄弟院校的有益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改革我院的高职法学教学内容。
2、高职法学的教学要从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向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培养学生用法律的思想、观点、方法去解决法律和其它相关学科中的问题的能力。要实现这一转变,教师就应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已的专业知识、创造条件参加理论研究、积极从事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三条重要途径。
3、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是解决学时少课时紧的方式之一,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法学的内容包罗万象,要加强高职法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法学本身就是一门有趣学科的本来面貌。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这将会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4、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法律人才是面向21世纪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对人才规格的总体要求。拓宽专业口径、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是实现上述总体要求的需要。因此,在某些高校的法学专业开设的法学专业课程中,不仅科目较多,而且学时数较高,其中理论教学学时数也占有很大的比例。与此不相适应,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院的部分法学专业课,却不开设实践课,这种状况是与培养现代人才所不相适应的,应在近期内得到改变。
5、为了顺利开设后继课程的需要,建议对职前高职专业的三校生,适当补习一些高中文化课的内容。
在2000级和2001级的高职专科法学专业班的教学实践中,对三校生班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作了一些探索研究:一是在讲课时降低起点,适当补习相关的高中文化知识,再转入法学专业内容的教学。二是适当增加课外的辅助时间,弥补教学时间的不足。三是上课教师相对稳定,即有些教师固定上三校生班,由于对学生基础比较了解,有利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但这些措施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但可以缓解有关问题,对于如何才能真正的搞好高职法学专业的教学,有待共同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