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针对不同人和不同犯罪程度使用不同方式的死刑到采用较为统一的执行方式。
3.执行方式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变化而更新。
4.执行方式在变更后的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内影响着死刑的威慑力,从而影响着刑罚的功能。
二、死刑执行方式的选择
从古到今剥夺人的生命权的方式是有多样的,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决定着这些死刑执行方式的因素都不全相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奉行刑罚“重刑化”崇尚威慑统治,这决定了死刑执行方式必然是残酷、野蛮的,以制造痛苦为目的的,所以迎合它的便是炮烙、凌迟等如此酷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时代,人道主义、人权观念深入民心,刑罚“轻刑化”成为世界一个趋势,死刑在剥夺人的生命权时尽可能减少受刑人的痛苦,这些往往成为主导死刑执行方式变更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时至今天废除死刑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还保留死刑的国家都试图选择人道、文明、科学简便的执行方式。那么每个国家最好采用什么方式执行死刑呢,归根到底这是由各国经济、政治、人文发展水平决定的,但当这些方面在一定范围发展时死刑执行方式具体由那些因素决定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一些因素:
(一)人道主义、人权观念因素。人道与人权这两个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密不可分。它们从一开始就成了近代文明强有力的推动者,它们也是各国废除死刑最重要的原因。人道主义和人权观念是废除死刑的思想基础。当年贝卡利亚首倡废除死刑是以死刑不人道性为最重要的理由的,他说“如果我要证明死刑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有益的,我就首先为人道打赢官司”。④在国际颇有名声的人权组织“大赦国际”之所以,一年又一年的作报告抨击保留死刑的国家,一年又一年地向联合国大会进谏,不懈地为废除死刑而努力是因为它认为“死刑侵犯了《世界人权公约》所确保的人的基本权利”。因此,人道主义和人权观念既能促成了世界将近一半的国家废除死刑,那么它们对作为死刑制度里一个方面的执行方式的影响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地成为影响保留死刑国家选择死刑执行方式的首当其冲的原因。从死刑执行方式的历史沿革来看,特别从近代资本主义时期起,随着人道主义、人权观念的传播和影响,死刑执行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减少受刑人痛苦程度的方式出现。据90年代初的统计,以绞刑或绞刑与枪决统一的方式执行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有78个,以枪决或枪决与绞刑择一的方式执行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多达86个,还有多个国家尝试注射刑(目前只有中国和美国正式采用),而以石刑、斩首行刑的国家只有阿拉伯、卡塔尔、也门等7个。⑤执行方式是最能体现刑罚惩罚性和人道性的,这种以尽可能减少受刑人痛苦的执行方式的发展趋势明显体现了行刑人道化。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